墙裂推荐(新生儿起名禁忌 | 除了担心“梓”字不吉利,更要注意这些问题!)新生儿取名2022年好名字大全男孩2023已新
在疫情期间,新生命的诞生往往让人格外欣喜。前不久,江苏的一对90后夫妇喜提四胞胎千金。
孩子的乳名是医生起的,分别叫绽绽、伊伊、欣欣、莘莘,谐音“战疫新生”;经过网友集思广益,大名也起好了:祖伊、果儿、嘉珊、佑思,第一个字合起来意为“祖国加油”,后面一个字直接是“一二三四”的谐音。
而早在1月份,一张婴儿姓名为“戴口罩”的出生证明也在网络上广为流传,着实令人一惊:起名也能这样蹭热点?
此事后来被辟谣,这张照片其实ps的
言情小说男女主角?爆款名字从何而来?
说起新生儿的起名,最为人津津乐道的,大概是近年来流行的“言情风”、“仙侠风”:男孩叫梓睿、梓轩、俊宇,女孩叫梓晴、芷晴、雨桐,高居爆款名字榜单的前列。
手指左滑,查看女孩取名热门
很多热门的名字大同小异,听上去更像是一些热门字的不同组合,其中还有不少同音字。
有网友调侃说:“三年以后,这些孩子进了幼儿园,子轩抢了紫轩的玩具,打翻了梓萱的牛奶,和梓轩打了一架,吓哭了子萱,那么幼儿园老师要怎么在现场迅速区分子轩、紫轩、梓萱、梓轩和子萱呢?”
在爆款名字的用字中,“梓”字受到了迷之追捧,这引来了一些嘲讽的声音:梓,意为梓器,也就是棺材,用在名字上真的好吗?
这种观点,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
梓器固然是棺材的意思,但梓作为用来做棺材的材料,可不是普普通通的木头。首先,梓绝对是一种优良的木材,以“梓”为名,象征栋梁之才。
“梓,良材可为器者。”——《书集传》
“梓为木王,盖木莫良于梓。”——《埤雅》
另外,梓木也可以用来盖房子、造琴瑟。所以,何必揪住棺材不放呢?
吴敬梓,《儒林外史》作者
与“梓”字类似,很多爆款起名用字,都具有优雅美好的含义。而要说那些名字会被人诟病之处,大概有两点:
1、字意虽然优雅美好,但堆砌感十足,两个字放在一起往往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。
2、挑来挑去都是那几个字,导致小孩子重名或名字重音严重。
这只能说明,现在这届父母,肚子里墨水不太多,对美的追求还停留在浅表。而这起名的路数,就跟现在流行的一些古风歌曲一样,乍一听美不胜收,但仔细看文字,常常是经不起推敲的。简单来说,就是“伪文艺”。
图片来自知乎
当然,名字扎推,本来也不是什么稀奇事。
魏晋人钟爱玄学,“之”这个挺玄乎的字受到人们追捧,于是有了王羲之、顾恺之、祖冲之……
南北朝时,信佛教的人多了,名字里得有个“僧”字才显得时髦:王僧虔、吕僧珍、公孙僧远……
建国之初,大家都争着起名叫“建国”、“国庆”、“爱国”、“爱华”,后来还有“土改”、“解放”、“抗美”、“援朝”、“跃进”、“超英”、“超美”等。
武汉长江大桥建于1950年代,那时很多武汉人取名建桥、国桥、汉桥、兴桥……
每一个时期的人名风格,其实都是时代的烙印。当时过境迁,我们再回头看这些名字时,还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。
言情风名字的盛行,大概是因为爱看言情剧、仙侠剧的孩子们长大了,他们倾慕那些文艺范儿十足的名字,将印记复制到孩子的身上。打开这些名字,是父母们的青春记忆。虽然这不是一个大时代,倒也足够丰满。
古人取名有何高招?
事实上,关于新生儿的起名,中国人应该是最有办法的。毕竟,中华文化恒久绵长,中国汉字博大精深。
而较为系统的起名方法论,早在《左传》中就有记载,称为“五法六忌”。
五法为信、义、象、假、类。
信法,以孩子出生时的特征取名;
义法,以美好的德性取名;
象法,以身体某部位象自然界某物取名;
假法,借万物之名取名;
类法,以和其父相类相关的事取名。
老子名耳,据说是因为他一生下来,耳朵就特别大。这是用的“信法”。
比耳朵大,老子可从来没输过
孔子名丘,则可能是由于他的头中间凹陷,像尼丘山。这是用的“象法”。
看到孔子额头上凹下去一块吗?
五法之中,以义法、假法受到的限制最小,可以寄托大人对孩子的期望,所以使用较多。
所谓六忌,则是:
不以国,不能用本国国名;
不以官,不能用本国职官名;
不以山川,不能用本国山川名;
不以隐疾,不能用某种疾病名;
不以牲畜,不能用(祭祀用)牲畜名;
不以器币,不能用礼器和货币名。
“六忌”之中,除了“不以隐疾”外,其他几条都与当时的礼法制度有关。制度发生变迁,忌讳也就不存在了。
不过,现在我们普遍认为,取名不宜用意义太大的字,如“天”“昊”等,理由往往从实用的角度给出:一般人难以驾驭。而从另一方面看,不正体现对天地的敬畏吗?
还记得他吗?一个挺无法无天的孩子
当然,中国人的起名之法,实际上远远不止这“五法”,也不是仅受“六忌”所限。
文章开头提到的“战疫新生”四千金名字的取法,可以看作是“信法”的延伸。其实,这在取名方法上,与解放、建国、国庆等名字并无区别,只是时势不同罢了。我们不妨将这种方法称为“以生命名”,也就是与降生的时间、事件有关。
名字里,藏着好家风
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,还有一种比较独特的起名方法,如今渐渐被人遗忘:按字辈起名。
在过去,大一点家族会把家风家训写成“字辈诗”,每一代人取名都用其中的一个字,代代延续。
这种方法,不但将家族基因印刻在名字里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取名时苦思冥想挠破头的烦恼。
而你可能想不到,给新生儿取名最方便的,竟然是明朝的皇族。
当年,明太祖给他20多个孩子都定了一个辈分表,每个表20个字。比如燕王家:高瞻祁见佑,厚载翊常由,慈和怡伯仲,简靖迪先猷。
燕王朱棣,即明成祖
另外一个字的选取,则以火土金水木相生之顺序,每一代人的名字都用一个偏旁,与下一代是相生关系。这叫五行相生法,用五行的力量给名字做加持,寓意一代又一代,生生不息。
明仁宗朱高炽,高字辈的火旁;
明宣宗朱瞻基,瞻字辈的土旁;
明英宗朱祁镇、明代宗朱祁钰,祁字辈的金旁;
明宪宗朱见深,见字辈的水旁;
明孝宗朱佑樘,佑字辈的木旁。
五行生克图
五行轮了一遍,下一代又从火旁开始。
如此,给明朝宗室子弟取名,其实是很省事的:有一个半字都是规定好的,只要想半个字就行。
当然,这一做法也引起了不小的尴尬:随着家族的壮大,很多生僻字被使用,用完了还得造字,于是出现了不少奇葩的名字:朱慎镭、朱同铌、朱帅锌、朱效锂、朱诠铍……
后来,虽然不少朱氏后人摈弃了五行相生法,但依字辈起名仍延续至今。
作为朱元璋第十八子岷王朱楩的后裔,前国家总理名中的“镕”字就是取自岷王一系的字辈诗中的一句:宽镕喜贲从。
按字辈取名,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。陪伴自己一生的名字里,藏着家风,这既是个体对家族许下的誓词,也是家族对个人的庇护。得此庇护,一个人不论走得多远,都不会孤单了。
最后,我们谈一谈改名。
完美的名字百里挑一,糟糕的名字却俯仰皆是。相信不少人都曾遭遇到名字有歧义、太过时、谐音难听、生僻难读、与人重名等尴尬。如果实在感到困扰,不妨为自己改个名字。
当然,“名”所指的范围,其实是很广的。在古代,一个人除了名字以外,往往还有表字、别号等称谓,这都可以算作“名”。
那么,我们为什么不能拥有多个名字呢?所以,如果我们要改名,不一定要改身份证上的名字,只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一个新名进行替代,也未尝不可。
关于名字好坏对运势的影响,小米也有着一番特别的感悟,如有兴趣了解其中渊源,不妨扫描下方二维码,移步公众号“米有小秘密”,晚上更哦~
改名,其实也意味着新生,
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运
当然,这是一件必须慎重的事情
如果大家有这方面的需求
可以进入测算平台向专业老师讨教